10月12日上午,我校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大会在惠和楼215会议室召开。此次动员会旨在为我校教师提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最新政策信息和实用经验。会议邀请了东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至善青年学者、紫金青年学者、江苏省应用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都鑫,苏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基金》第七届和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编委刘开强;校长陈峻,各学院(部)分管科研工作的负责人,今年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的副教授朱莹莹,拟申报基金的教师和科技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王峰主持。
会上,王峰对学校科研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汇报,回顾了近年来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方面取得的成绩,鼓励教师们把握此次申报机会,力求突破。他强调,学校将继续全力支持科研工作,强化资源整合和团队协作,进一步提升申报书的质量和成功率。
陈都鑫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撰写经验交流”的报告,他从多年的科研经历出发,详细分析了申报书撰写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他指出,成功的申报书必须具备明确的科学问题、创新的研究思路和合理的研究框架。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体系和评审政策,鼓励教师们与国内外科研团队加强合作,形成稳定的科研网络,为项目的评审、实施奠定基础。
刘开强随后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政策与组织管理”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最新资助政策,并回顾了基金申请量的逐年变化和资助项目的相关数据。他特别指出,国家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不断加大,基金申请呈现量增质升的趋势,基金申报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台阶,不仅能提升科研能力,更是实现个人学术梦想的基础。同时,他还提醒申报者关注政策变化,尤其是针对青年基金的改革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勇于申报,抓住机遇提升科研水平。
朱莹莹则分享了她锲而不舍、多次尝试申报并最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经验。她强调了撰写申报书时逻辑清晰、细节严谨的重要性,并建议申请者多参考已获资助项目的申请书模板,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和逻辑思路。同时,她还鼓励参会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与领域内专家建立联系,提升自身在科研领域的影响力。她也特别提到,申请过程中应敢于调整研究方向,合理整合资源,在不同领域寻找创新点,避免固步自封。
陈峻作总结讲话,他勉励老师们终身学习、紧跟科技前沿,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培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优秀人才。针对项目申报他给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寻求真问题,需求牵引、问题导向,紧密结合产业需求,深入龙头企业调研实践,找准“卡脖子”问题;二是找准自己的特征选题,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以及苏州的产业优势;三是保障到位,学校和学院将继续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科研资源、团队建设到项目评审,确保每位教师在申报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帮助。
此次动员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提供了最新的政策解读和申报经验,也为全体参会人员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与动力。动员会为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期待学校教师在接下来的申报过程中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