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要闻

苏州市职业大学:产教融合、精准发展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品质学校(《扬子晚报》2018-06-25)

来源: 苏州市职业大学
时间: 2018-06-25
访问量:
 
    6月8日,苏州市职业大学安防学院共建签约揭牌,旨在进一步激发行业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办学主体作用的积极性,深化政行企校合作办学、协同育人。安防学院是苏州市职业大学继光电缆行业大学、电梯学院后成立的第14个与行业、企业、协会共建的行业企业学院。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优质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多赢’局面。”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钮雪林表示,学校瞄准苏州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扣准产业发展趋向,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内涵质量型高校。
本报记者顾秋萍
 百年职大
    勤勇忠信培育优秀人才
    上方山下,石湖岸边,苏州市职业大学坐落于此。这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才荟萃,英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积淀中,苏州市职业大学秉承“勤勇忠信”的校训,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应用型人才与精英,校友中走出了7位院士。
    苏州市职业大学建于1981年,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至今已走过100多年风雨历程,是江苏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职业大学之一。
    春华秋实,薪火相传、开拓创新。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办学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全面推进各项事业改革与发展,赢得了瞩目的发展成就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成为区域品牌院校。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设有12个学院(部),开设了涵盖理工、文史、艺术、师范、体育等科类共48个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3万余名。另有苏州开放大学在籍学生4000多人。建校以来为社会输送了15万多名毕业生。
    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五年来获奖500余项。如近1个月来,苏职大学子在各大比赛中脱颖而出、摘金夺银,一展职大风采:5月20日,管理学院文秘专业8位学生参加第八届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专科组和本科组代表队分获团体一、二等奖,还得到多个单项奖。5月25日举行的2018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经贸会展总决赛中,教育与人文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团队荣获一等奖。
    在5月29日-31日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中,计算机学院参赛队夏振新、张雨琼和黄冬林同学以优异成绩荣获大赛二等奖。5月26日,在北京开幕的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子获得一个二等奖和一个优秀奖。
精益求精
    传承弘扬现代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指出:“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竞争力”,高等学校发展,要“精准施策、精准支持”。对一所地方高职院校来说,精准发展尤其重要。苏州市职业大学立足学校实际和地方发展,瞄准苏州经济发展需求,扣准产业发展趋向,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精准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内涵质量的提升,建设内涵质量型学校。
    “精”,就是要做成精品,追求精益求精,培养工匠精神,造就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队伍。苏州市职业大学立足成就学生、成就教师,全面提升内涵质量水平、创新发展活力和服务地方能力,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区域品牌效应更加明显。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办学的基础。名师荟萃的苏州市职业大学,全校教职工中有副高以上职称365人,其中正高职称65人,77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占44.3%,近五年来引进144名高层次人才。学校以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骨干团队的科研优势,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科研平台建设,努力推动“硕博工程”、“稳才引才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和“青年教师培养提升计划”,切实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
    在5月25日—27日举行的第九届江苏省工科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首届全国高职高专工程力学青年教师讲课邀请赛中,苏职大机电工程学院教师邢艳玲和赵海燕凭借先进的教学理念、清晰的教学进程设计以及出色的课堂应变能力,均荣获决赛一等奖。5月底举行的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江苏省赛区决赛中,外国语学院陆雷老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高职组一等奖,创下了外国语学院连续九年在该项赛事中荣获大奖的纪录。在江苏省第四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艺术学院教师王静的作品《清风徐来陶瓷团扇》获优秀奖。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重点和社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以精准发展推动教育教学内涵质量的提升,构建打造人才培养特色。有教育部重点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1个。
    作为学校文化育人的标志载体,吴文化园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普通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每年新生入学,都安排到学校2500平方米的吴文化园,感受吴文化中流淌着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精准对接
    校企合作助力产教融合
    “准”,就是精准定位发展目标、构建特色优势,准确推进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发展,坚持质量为先、质量为本、质量为纲,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建立在精准发展的基础之上。
    学校致力科研创新突破,坚持科技创新与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紧密结合,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协调推进。学校建有2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级研究所(基地),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平台)、1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
    近五年来,苏职大获国家、省、市科研项目286项,其中承担或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个、省部级项目15个;获省市两级科研成果奖85项;授权发明专利255项,知识产权数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办学,学校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共享型开发课程”的改革,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转型、科研对接地方经济、人才对接地方发展“三大对接”,尤其近两年新设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等专业,直接对接了苏州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热点。学校牵头成立苏州市现代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苏州市现代光电职业教育集团,全国首条自动化教学生产线建在该校。2016年以来现代学徒制班、合作订单班65个,校企合作开发课程200门。
    “学校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立校之基、强校之本,由点上企业合作向线上行业协会、面上地方政府和部门发展。”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曹毓民介绍,近年来,学校“广领域、深层次、紧密型、重实效”地推进校企合作,与大唐、三菱电机、西门子、博世汽车等国内外多家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先后成立了“苏州市光电缆行业大学”等14个行业、企业学院(大学),共建有344个校外实训基地。
    “积极利用校地合作推动专业质量建设,以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着力将我校打造成智能制造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探索先进制造及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促进职业教育与智能制造企业的深度融合,更好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钮书记表示。
 改革创新
    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
    学校联合参与的“多校联建、资源共享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项目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基于多态同构的‘六化并举’柔性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等11个项目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
    苏州市职业大学积极践行文化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学校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苏州首家大学生“双创”平台——“太湖众创·苏州市大学生众创空间”落户该校。
    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苏州市职业大学以包容开放的态度积极寻求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新西兰国立理工大学等多家国外高校共建专业、课程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任等展开合作。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倡议的号召,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资源优势,致力于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提供人才培养支持。2017年10月,该校招收了来自巴基斯坦、蒙古、哈萨克斯坦等6个国家的首届80名国际学历教育留学生。今年下半年,在完成汉语言和中国文化学习后,他们将进入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社会需求度高的专业进行为期2年的学习。
    苏职大副校长、国际学院院长张健表示,作为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职业高校,积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以高视野高格局推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转型升级,努力提升学校在职教领域,甚至国际职业教育体系的认同度和影响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新的奋斗征程,学校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苏州市职业大学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新动力,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为先,坚定精准发展,大力培养‘高品德、高技能、高适应’的人才队伍,实现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创新、融合共赢,努力建设成为全面接轨国际,争创江苏领先、全国一流的品质院校而奋力前进!”钮雪林书记表示。

 
(《扬子晚报》2018-06-22 C4版)